電傳媒 Loading

「Line。Signs」藝術展覽 以教育藝術啟開永恆生命

(記者 JAZ 台北報導)

「Line。Signs」藝術展覽於於5/11在In Live art space展出,詮釋人類追求更舒適生活過程中,新科技不斷消除舊有記憶,精簡便捷取代繁複華麗,新的美學觀自然順應時代而生,並與藝術產生唇齒相依的密切關係。藝術欣賞對人們的意義在於,它不僅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更滋養生命的內韻,而透過藝術欣賞,進一步拓展生活視野,加深對現實社會的認識,這是生活美學的功用。而In Live artspace 也正恰如其份演繹著『藝術』、『美學』與生活的圓和相融,企圖自最真實的生活為原點出發,抽解生活的日常為美學元素,並與藝術結合。

有感於藝術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不只在於培養孩子的美感,更在於心靈上富足,長期致力於偏鄉與弱勢教育的前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清華大學、靜宜大學榮譽教授,總統府無給職資政,目前是財團法人博幼社會福利基金會董事長的李家同教授響應本次「Line。Signs」展覽的藝術教育核心意義,將藝術真正落實與生活緊密相連。開幕當日,亦有社團法人臺北市守護天使藝術發展協會、社團法人臺灣結節硬化症協會等單位共襄盛舉。

瞭望當代全球場景所呈現的是一種「重疊的疆域、交織的歷史」(Overlapping Territories, Intertwined Histories)的全新視野,其業已預現並深刻地銘印在地理、文化和歷史之間的巧合與匯通之中。這種全球化發展的歷史進程則鮮明地呈現為「非線性」(Non-linearity)和 「多向度性」(Multidimensionality)的模態,並逐步地擺脫由單一中心主導,形成了多元推動、多元共存的多元化格局,而在這種多元化格局中,一種強調全球意識、全球共識和全球行動的新主張亦正在醞釀。

實際上,全球化不僅是一種經濟現象、政治現象,更是一種文化現象。由於人類的文化行為、文化創造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因而文化可以超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分歧,打破時空、種族和地域的限制,進而形成一種跨越時空領域的全球文化體系,特別是當代標榜多元化格局的全球文化觀。透過藝術家的多重視角及自我的定位與觀點批判性的處理國家定義、分裂的歷史情感,以及自我認同、性別、階級,從地方特定角度與場景來看待空間,跨越地理、文化、社會等等的界線,找尋不同空間的劃分方法,並在在地與全球化的分裂意象和流變中,提出藝術在空間的批判性辯論與討論集體思考的可能性與參與性。

M 型化社會的發展下,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似乎也呈現兩極化發展的樣貌。根據「2013 臺灣偏鄉弱勢學童學習貧窮分析報告」指出,偏鄉弱勢學童家中的教育資源不足比例約 71.5%,與優勢學童相比相差 16 倍以上,偏鄉弱勢學童和優勢學童也存在明顯的數位和閱讀資源的落差,更缺乏文化刺激的機會,而教育資源的落差也實際反映在孩子的學習能力上。

「Line。Signs」藝術展覽試圖在藝術家對於空間的過程化、去領域、分散性的本質,以及其在全球化和跨國流動時期等作用的充分理解,來自不同文化因素或文化綜合的五位藝術家以自身經驗為縱軸,以展覽空間為橫軸,發展縱與橫的兩種對立力量,經由線的交叉、垂直關係。開幕會後,展覽將跨越時空的界線,打破疆域的限制,進行一場當代藝術對話交流,和本次聯展的美國紐約藝術家,以及中國上海的臺灣藝術家連線,共同參與這場跨越疆界、時空的全新演繹,以藝術打開眼界與心胸,並啟開永恆生命的蹤跡與純粹的實在門扉。

2UDN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