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傳媒 Loading

農曆七月「鬼月」中元普渡的由來和意義

【記者 JAZ 台中 報導】

一、「鬼月」的由來
農曆七月鬼門開,民間常稱作「鬼月」,佛教團體習慣稱「吉祥月」或「孝道月」。近年網路上流傳「鬼月」由來,是因為農曆七月為大吉月份,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霸佔農曆七月,故以謠言混淆視聽,但實際上這是沒有根據的說法。因為網路謠言引用民間堪輿術語「古來七月天子葬」,翻譯為天子都在農曆七月下葬,因此七月大吉。但此「七月」指的是七個月,而非農曆七月(見《禮記•王制篇》),其中提到天子七天之後出殯,七個月之後下葬,可以證明「七月而葬」並非指農曆七月。

至於為什麼遺體要放七個月?因為皇帝駕崩之後,其屍體需加工處理,連同太子與全國服喪哀悼期,前後總共陳放七個月,才將棺槨移入陵墓;當然也是讓遠在外地的親戚和外國使節能夠有充足時間前來弔唁。

中國傳統文獻對於農曆七月又稱「巧月」或「瓜月」,並無所謂「鬼月」說法,東漢《四民月令》、南北朝《荊楚歲時記》一直到清代以前《萬有曆書》等重要日(曆)書都沒記載,便可知道中國並無此習俗。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韓國《東國歲時記》也不見相關紀錄,積極漢化的日本也沒有「鬼月」記載。由此可知中國文化中並無「鬼月」,而「鬼門開」很可能是臺灣與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社會才有的觀念,演變成今日華人的共同習俗。

臺灣的「鬼月」概念是因為臺灣移民社會死傷甚多,例如:漳泉械鬥、原漢對立、抗荷、抗清、抗日等移民問題,造成很多「大眾爺」、「萬善公」、「有應公」、「百姓爺」、「義民廟」等無主祭祠。為了安撫孤魂、化解仇恨、慈善積德,臺灣在清代晚期開始形成普渡死難者的大型祭祀活動。日治前期的臺灣舊慣調查中,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也並不普遍。因此由歷史證據可知「鬼月」其實是現代產物,只有這幾十年來流行此說法。

二、「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源自於道教對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的三官大帝信仰,其中地官「舜」的生日就是「中元節」。但「中元節」在兩漢以前並無明確的節日概念,而是在佛教傳入後,道教受佛教影響,將「中元節」也賦予了地官大帝生日的說法。

佛祖鑑於目蓮救母之事,要求佛門弟子盡心行孝,做「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恩情。民間傳說:唐太宗於臥病期間,曾在病危時魂遊地獄,見到生活在地獄裡的眾多冤魂紛紛向他訴說苦狀;當唐太宗還陽病癒後,通令全國人民,準備三牲及金銀紙錢,以路祭方式,祭拜孤魂野鬼,並定名為「盂蘭盆盛會」。祭祀風氣受到佛教「盂蘭盆」概念的影響,也因梁武帝崇佛,因此官方盛大舉辦「盂蘭盆」法會以救渡餓鬼飢苦倒懸。民間則上行下效,結合儒家孝親觀念,藉以迴向功德以報先人之恩。之後民間將佛、道教信仰結合,集中普渡於中元節的習慣,從宋代大為流行,這跟明太祖一點關係都沒有,況且明太祖信的是道教,對於佛教並不重視,只是民俗流行中元節的宗教活動,既隨順民意又避免動亂,沒有壓抑或是助長的必要。

古代官方與民間對於「中元節」的重視,不僅是祭祀先祖,普度遊魂與軍殤,還有慶祝秋收的意思;因此節慶的熱鬧氣氛便由七夕一直延續,直到「中元節」當天才結束。後人將鬼節逐漸演變成三天、七天、十五天,時至今日的整個月規模,這也是可以想見的發展。宋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的中元節盛況,農曆七月稱作「鬼月」的正向影響,在於救渡鬼道眾生的慈悲心,並且懂得慎終追遠的感恩之情,及諸惡莫作的因果概念,有其深遠的教化意義。

三、中元普渡的意義
冥界其實和陽界一樣,人要休假,鬼也要放假,農曆七月普渡不僅僅是傳承也是渡化自己的好時機,渡化冤親債主也適渡化自己,在這個天地人靈齊聚的日子裡,我們用莊重誠心的心態去看待。

中元普渡除了祭祀孤魂野鬼,當然也蘊藏著子孫慎終追遠祭祖的情懷。因此在建醮以祭祀孤魂野鬼之餘,同時也是在教育後生晚輩孝親精神,祖先遺德,先民精神,後世子女當效法之,懂得慎終追遠的感恩之情,以及諸惡莫作的因果概念,有其深遠的教化意義。一盞盞燈火,是人間溫馨關懷的情意,一盞盞亮光,照亮著每個人的眼,每個人的心。天地有情,人間有愛,平實而善良的人們,敬畏天地,慎終追遠,一顆溫柔的心,關懷古往今來,關懷有形、無形的生靈。儀式結束了,但是精神隨著子孫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本文作者為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博士)

2UDN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