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剩餘的暑假時光,待在家能做些甚麼?快來探索國立臺灣美術館推出的線上資源—「我的魔法修護學院」,一同踏入藝術品的修復領域吧!國立臺灣美術館為配合臺灣「原住民族日」,首度推出以「典藏修護」為主軸的線上資源學習內容,透過臺灣美術前輩畫家陳慧坤〈臺灣土俗室〉(1947)作品介紹膠彩畫修復重點,以及畫家筆下作品中的蛇紋陶瓶、達悟族拼板木船、排灣族人像石雕柱及雕刻橫樑等原住民元素,帶出臺灣文化的多樣性。也帶領大人與孩童一同瞭解與學習藝術品典藏修護的知識,讓今年的暑假在充滿藝術趣味樂事中度過!
首波主打「我的魔法修護學院:臺灣土俗室篇」線上資源學習內容,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臺灣土俗室〉膠彩畫作的修復過程與重點,由魔法修護學院修復師「阿修」,帶領觀者認識經過光學檢視發現畫作的劣化情形,與修復師如何使出修復畫作的重點密技,讓缺失剝落的顏料層加固及修補色彩恢復原貌。同時深入淺出的介紹保存維護修復觀念,以及修復時所使用修補材料應該具可逆性,在將來需要修復時才可以移除修補材料復原畫作的知識。修復就像時間的魔法,運用專業的技術延長作品的壽命,傳承藝術品文化內涵,保存藝術品原貌,才能世代流傳展現藝術創作的風采。
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不少原住民族藝術家與原住民族主題相關作品,包含有攝影、膠彩、油畫、版畫、水墨、水彩、素描等類型。梁永斐館長表示,臺灣原住民各族在不同時代中表現不同的文化藝術面貌,也呈現富涵多樣化的獨特創造力根源。雖然藝術品文物會隨著時間、氣候或人為等因素而脆弱、損傷,因此最重要的是妥善的保存與適時的修復,守護並延續藝術的價值。「我的魔法修護學院」預計推出系列影片,以淺顯易懂的動漫結合實際修復操作過程,提供民眾不受時間及地點的限制,可以利用國美館的線上資源學習內容,逐步建立對作品修復與保存的知識,豐富您的夏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