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傳媒 Loading

把握3個月黃金復能期 八旬失能嬤 我能上樓拜拜了

【電傳媒記者 玉女 台中報導】

88歲陳阿嬤因跌倒骨折導致行動不便,因有輕度失智,所以術後常忘記住院學到的步行技巧與防跌衛教。儘管出院後使用四腳柺等輔具,仍常因重心不穩及下肢肌力不足而跌倒。一陣子後阿嬤因害怕行走造成生活功能退化,也讓失智狀況惡化,家屬才向醫院求助。

臺中醫院長照整合團隊及物理治療師評估後啟動長照2.0居家復能計畫,串起「醫院復健」與「居家復能」資源。展開居家復能後,復健科林佩穎物理治療師除了教導骨折術後照護技巧外,更積極協助陳阿嬤鍛鍊日常生活功能與下肢肌力,並協助居家無障礙環境的調整。二個月後,陳阿嬤的站立時間與日常功能大幅增長,能好好地洗碗、切水果,更能穩健地在家中移動、爬樓梯到頂樓神明廳拜拜,也能獨自到住家外一百公尺的藥局領藥,生活品質甚至比手術前更好。

臺中醫院資深物理治療師、台中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長許靜儀指出,居家復能的介入目的在於促使個案盡可能參與並執行每日的日常活動,如口渴時可以自己喝水、想上廁所時也能保有尊嚴在最少的協助下完成。除滿足自我生理需求,更能提升個案的自主性及生活品質,並減輕照顧者負擔、降低照顧支出。許靜儀治療師表示,居家復能的成本遠比一般醫療成本低,且各大研究都指出失能個案接受居家復能後,能有效降低後續醫療及長照服務的使用。

根據2021年臺中醫院與物理治療師公會聯合研究數據顯示,近200組接受復能的患者中,其日常活動量表分數進步14.2%~43.7%,失能程度愈嚴重的患者進步的愈多,顯著提高生活獨立性;另外患者的工具性活動能力、生活品質、行動能力也有顯著提升,同時照顧者的負荷也顯著下降。研究也指出患者在失能後1-3個月內是恢復的黃金期,此時接受復健或復能的成效最優,也說明專業服務介入的時間愈早愈好。

然而,儘管研究顯示個案的復能潛力在專業團隊進駐後顯著增長,但家屬相關的學識與照顧技巧卻沒有明顯提升。許靜儀治療師呼籲,為了防止專業人員退場後患者的復能成效無法持續,建議家屬在居家復能導入的同時,應該把握資源陪伴家人一起學習復能知識與照顧技巧,避免先前的努力功虧一簣。

居家物理治療師指導個案步行技巧與防跌衛教(模擬照,非當事個案)
物理治療師協助個案居家復能:坐姿下踢腳能增加下肢肌力(模擬照,非當事個案)
指導個案利用助行器輔助下肢交替踏步,訓練跨越障礙物(模擬照,非當事個案)
接受復能二個月後,陳阿嬤能獨立進行廚房工作 (1)
接受復能二個月後,陳阿嬤能獨立進行廚房工作 (2)
2UDN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