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傳媒 Loading

「迴歸:廖修平藝術的符號文脈」 展現一代宗師風範

【電傳媒記者 玉女 /台北報導】

臺灣美術院與文化部所屬國立國父紀念館合辦「迴歸:廖修平藝術的符號文脈」即日起至9月21日在博愛藝廊盛大展出,今(3)日舉行開幕典禮,文化部長李永得、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前總統府資政廖了以、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前文化部長洪孟啟、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名譽教授王秀雄、鄭善禧教授、臺灣美術院院長江明賢等出席與會。

文化部長李永得特別在出席「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開場後即趕來開幕儀式,向廖修平教授表達最大的敬意,「廖修平教授在專業影響力之外,更發揮其社會影響力,是國家重要的珍寶。」李永得指出,廖修平教授除藝術成就深受國內外肯定,作品獲得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現代美術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國際知名美術館典藏。此外,廖教授更致力於發揮美術界的力量,成立臺灣美術院,持續進行創作、展覽、教學等藝術活動;同時,更不吝栽培、提攜後進,展現一代宗師風範。

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將廖修平教授視為兄長,自述其在美術方面的修養,有極大部分源自於巴黎留學時期,每週日廖教授帶她去參觀羅浮宮等美術館,使她對美術有更深切的了解。身為音樂家的她,經由旁觀廖教授戶外寫生也感受到美術和音樂實為一體,觀賞畫作時能聽到音樂聲。陳郁秀表示,對藝術家來說最重要的是原創性,本次展覽完整地呈現廖教授的創意及創作理念,讓他對臺灣美術史的貢獻能夠被看見。

國父紀念館館長王蘭生推崇廖修平教授不只是臺灣現代版畫之父,還是臺灣藝術的教父級人物。非常榮幸能邀請廖修平教授來國父紀念館展出,這次帶來的作品不只有大家熟知的版畫,還有平時較少看到的油畫創作,歡迎社會大眾把握機會前來欣賞。

廖修平教授表示,因為小時候住在臺北萬華龍山寺附近,對廟宇祭儀與臺灣民俗有深刻情感,深深影響到他的創作。在法國巴黎美術學院進修時,指導教授看到他從臺灣帶去祭祀神明的紙錢,大感新奇之餘還向他索取留作紀念,讓他印象格外深刻,於是更大膽的將臺灣民俗文化中的紙錢符碼融入在作品中,也就是「符號系列」。廖修平教授分享在國外展出時,大家對他作品的好奇,包括對稱均衡的構圖,使用紅、黑、金三色,甚至以菱形來製作的版畫,這些都是來自於小時候的記憶。

國父紀念館表示,廖修平教授被臺灣美術界譽為「臺灣現代版畫之父」,同時是國際間識別度、能見度極高的藝術家。本次在國父紀念館共展出84件作品,不僅回顧廖修平教授年輕時期到成熟期的經典創作,更展出近2年精彩新作,展現出其充沛的藝術創造力。

國父紀念館指出,臺北龍山寺廟口的童年時光,是廖修平教授重要的生命經驗,他反芻土地所給予的養分,由民間,而廟宇,而學術殿堂,最終接軌國際藝術思潮。深信藝術源自於生活的廖修平教授,透過繪畫(主要有油畫、版畫與複合媒材)來重現臺灣常民文化中的廟埕意象,予以解構重組或是錯置另配,擴衍出深具個人獨特風格的藝術體系。

「迴歸:廖修平藝術的符號文脈」即日起至9月21日止,於國立國父紀念館博愛藝廊及文化藝廊展出,歡迎各界藝文同好蒞臨參與。相關資訊請至國立國父紀念館全球資訊網網站(www.yatsen.gov.tw)查詢,或電洽該館服務臺(02)2758-8008分機545、546。

文化部長李永得(左)出席「迴歸:廖修平藝術的符號文脈」開幕典禮,向廖修平教授(右)表達最大的敬意
文化部長李永得致詞
展場一隅
展場一隅
大合照
2UDN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