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國立嘉義大學與嘉義市政府合作推動「雙語食農教育推廣計畫」, 17日在興嘉國小舉行首發活動。計畫由嘉大行銷與觀光管理學系蕭至惠教授接受市府教育處委託,自114年9月起以「嘉寶田野大發現-旱稻篇」與「幸福嘉義米」為主題,製作適合小學低、中、高年級的教學投影片,並搭配簡易教具,由嘉大師生組成的食農教育推廣團隊,展開為期三年的巡迴推廣,預計走訪嘉義市20所國小。
嘉大整合農學院、理工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及管理學院師資,自108年起透過高教深耕計畫跨域合作,每年出版一本雙語食農教育繪本,內容涵蓋芝麻、藜麥、甘薯蟻象、荔枝椿象、蔬果、旱稻、鳳梨、吸果夜蛾等主題,以吉祥物「嘉寶」為故事主角,讓兒童輕鬆認識農業知識,廣受好評。
首發活動由興嘉國小師生演出相聲揭開序幕,展現該校在食農教育上的成果。隨後,嘉大雙語食農教育推廣團隊以活潑方式介紹「幸福嘉義米」及各種米料理,讓學童獲益良多。
嘉大副校長陳瑞祥致詞表示,嘉大長期在農業及教育領域深耕,早在「食農教育法」公布前,就已積極推廣正確的食農教育理念,落實在地大學社會責任。嘉義市教育處科長王得鑑則指出,市府透過國小營養午餐導入「幸福嘉義米」,協助學童認識在地食材,提升對嘉義物產的認同感,是推動食農教育的重要成果。
蘭潭、林森國小校長也親臨現場,肯定計畫對培養學童正確飲食觀念的助益,並期待推廣活動儘快走入更多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