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傳媒 Loading

大同醫院神經外科蘇裕峰醫師談3D立體內視鏡、高解析顯微鏡手術[腦下垂體腫瘤]傷口小@電傳媒

【電傳媒-記者吳富正、陳瑜辰/2020.06.18.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腦神經外科主任蘇裕峰醫師分享,一名50歲婦人月經失調數月,以為是更年期將至,直到她告訴醫師視力變得模糊,醫師警覺這個現象可能源於腦下垂體長腫瘤,因此才影響內分泌且壓迫視神經,將她轉至腦神經外科,果然揪出腦下垂體有顆病灶。腦下垂體腫瘤手術隨著醫療科技日益進步,以往用於身體檢查或治療的內視鏡,現在也被運用在腦部手術當中。大同醫院引進「3D立體內視鏡」,針對腦下垂體腫瘤可以經鼻孔內視鏡手術,不需大範圍黏膜剝離,組織切口只有一公分平方大小,且併發症減少,術後3到4天即可出院。

 蘇裕峰醫師表示,腦下垂體位於大腦底部中央叫做「蝶鞍」的位置,為直徑不到1公分、重約0.5克的小腺體,卻是人體控制荷爾蒙的樞紐,腦下垂體腫瘤是指發生不正常的生長,根據腫瘤是否會分泌荷爾蒙,大略分為「功能性腫瘤」及「非功能性腫瘤」兩種,可能造成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泌乳激素分泌過多(女性無月經、月經不規則等)、促腎上腺激素過多(臉部、頸肩和腹部異常肥胖)、促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情緒容易緊張、睡不著、心悸及手部震顫)。

 蘇裕峰醫師指出,近年來由於腦內視鏡設備、高解析手術顯微鏡進步,以及相關手術生物技術產品的研發,腦下垂體腫瘤手術更進一步朝3D立體微創腦部內視鏡手術方向前進。3D內視鏡擁有雙鏡頭,搭配3D立體眼鏡,可以提供醫師極具立體感的3D視覺,再搭配高解析度影像系統可輸出1080FHD或4K解析度的畫面,相比2D內視鏡更加清晰許多。

 【大同醫院】引進一台高解析手術顯微鏡造價數百萬的精密儀器,提供手術醫師極佳的視覺品質,堪稱是神經外科醫師的第三隻眼,給予腦部細緻顯微部位視覺放大及光線增加,使醫師能將手術更為精細化,透過光學的不同倍率放大,可精確找到相關解剖位置,提升手術安全性。當需做精密血管及神經的修補時,手術顯微鏡更可提供手術部位的放大與深部光線投射。

 【大同醫院】陳彥旭院長表示,微創手術的時代,隨著儀器和醫學技術的進步,3D內視鏡已普遍使用在大同醫院各外科手術上,使手術的精細度已非靠肉眼方式可以比擬,讓患者手術傷口縮小,更可精準確定病灶位置,減少神經與血管等組織傷害有助於降低各類手術的風險。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http://www.kmtth.org.tw/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FBhttps://www.facebook.com/kmtth/

高雄市前金區中華三路68(07)291-1101

2UDN 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