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傳媒 Loading

2021年全國古蹟日國際講座 呈現繽紛文化馬賽克

【記者 玉女 台中 報導】

「2021全國古蹟日國際講座」17日於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辦,活動內容受到參與者的肯定與讚賞,現場國內外專家學者交流氣氛熱絡,分享在疫情與全球氣候變遷挑戰下,對於文化資產的保存和永續議題。

文化部蕭宗煌次長特別給予勉勵,他表示文化是和全世界交朋友的最好途徑,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本次講座仍邀請到歐洲及國內專家學者透過線上與實體並行的方式齊聚一堂,使國際文化互動、對話持續不斷,同時深化臺灣與歐洲乃至其他洲際更多國家的鏈結,對於未來各項文化合作,增加更多元的可能性,值得欣慰。另外,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陳濟民局長表示,特別珍惜與國際間文化資產專家交流的機會,也感謝全國縣市政府一同舉辦「全國古蹟日」,活動相當的精彩繽紛,包括開放民眾參觀古蹟、歷史建築、博物館,以及各種文化資產體驗等,內容包羅萬象,充分展現地方文資特色,對於增進全國文資守護力,具有帶動全臺各地文資活力的意義與價值。

此次邀請到斯洛維尼亞羅科博士(Dr. Roko Žarnić),提及文化資產作為社會復原驅動力的重要性,他以歐盟的經驗分享,從保護和利用遺產的研究和發展活動,能夠理解遺產、提高社會福利,以及促進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捷克的行政總監帕維爾·斯拉夫科博士(Dr. Pavel Slavko),則從探討文資保護領域中,新生代員工教育所扮演的關鍵角色談起,認為應該要培養相對足夠的遺產保護知識的人才。希臘斯特拉托斯·斯蒂利亞尼迪斯博士(Dr. Stratos Stylianidis)探討疫情時代下的文化資產參與議題,以全球身處疫情危機下,文化遺產被證明是強大的生存手段,為社區提供了社會支持與生存的機會。國內專家學者徐燕興處長、榮芳杰副教授、林思玲教授則以文化治理與文化近用權、永續發展目標(SDGs)下的文化資產維護行動,以及文化創意與科普教育回應文化資產的多元存續議題。這些觀點的探究,凝聚在後疫情時代,不論是臺灣或全球各地的國家,都能夠持續互相包容,共享文化資源,面對未來種種社會生活、經濟、環境生態的挑戰與變遷,讓下一代有積極參與的機會,並看見文化支撐世代的力量。

「2021全國古蹟日國際講座」雖然已圓滿落幕,文資局陳濟民局長表示,未來仍會持續與各國進行交流互動,並且接軌國際最新趨勢,讓全球各國看見臺灣文化資產的繽紛多樣。另外,國內各縣市舉辦的「全國古蹟日」系列活動將於9-10月接續辦理,更多訊息活動請參考,「2021年全國古蹟日系列活動專區」 https://ezsign.gis.tw/AsiaForum2021/HeritageDays2021.html。

2UDN 新聞中心